最近有很多网友都想得到冰雕连遗体怎么处理的回答。还有朋友想了解冰雕连死了多少。对此,鑫滤环保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584期。电影《长津湖》当中有一个令人感慨的情节,就是美军陆战一师进行远距离撤退时,师长史密斯看到通往水门桥路线上坚守阵地,被冻成“冰雕”的我军指战员,忍不住动情地敬了一个军礼。从艺术角度来讲,这个情节颇为感人,也体现出了志愿军战士不畏牺牲的精神,彻底征服了对手。
不过这个情节一直有争议,包括在此之前的一些影视作品中,也出现过类似镜头。很多朋友在电影上映后指出,这个场景是违背真实历史的,因为美军官兵的素质并没有这么高。他们没有被眼前对手的精神感动,不光不存在敬礼的场景,反而对我军战士的遗体挨个补枪。上述两种说法,到底哪一种是历史事实呢?电影看完,接受爱国教育是好事情,但对于比较严肃的历史细节,还是有必要充分考证的。
首先对手向冰雕连敬礼的一幕,大概率是艺术加工。为了提升电影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剧组有意为之。因为我军著名的三个冰雕连(20军的两个连和27军的一个连)被后续部队发现时,美军早已经通过兴南港撤退,没有人可以证实是否有美军的军事主官或官兵向我军烈士遗体敬礼,因为没有在场人员。这个场景在以后也很难考证了,从电影拍摄的角度来说,加入感人一幕当然会收获很好的表现效果和观众反响,但是在已有的历史材料上却很难找到证据支撑。
而至于是否有美军部队在经过冰雕连时,向我军战士遗体进行补枪,其实同样缺少有力的支撑。因为到目前为止,关于这件事唯一的反映材料是在长津湖战役后,宋时轮司令员亲自写给志司和军委的战斗汇报。他指出我军官兵英勇顽强,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天气下出现了多个冰雕连。经过检查,并没有发现任何流血口和伤口、无致命伤,完全是因为执行战场纪律而在严寒下被冻死的。根据这个材料反映的情况,美军并未向我军冻死战士的遗体开枪。那为什么一直以来有不少朋友和网上的言论指出,美军有过残忍的补枪行为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点原因是从战场的常理进行推断,有了这样的结论。因为美军刚刚经历长津湖战役的失败,部队士气低落、并且处在狼狈的逃亡过程当中。敌人的精神高度紧张,对于周边是否有志愿军埋伏持有很强的戒心。当发现我军战士的遗体出现在阵地上,有一定的可能性直接开火,以确保自身安全。即便发现阵地上没有动静,也有可能向烈士遗体进行补枪。不过这很大程度上是网友的猜测、推论,基本属于脑补的情节。
第二点原因,则是对美军报复心理的一种揣测。因为这个时候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不久,志愿军两次战役打下来,敌人原先的大好形势急转直下,被赶到了三八线以南。无论是感恩节,还是圣诞节前结束战争回美国的愿望都泡汤了,美军官兵上下十分痛恨来自中国的军队,我们大幅度改变了朝鲜战场的局势。因此有朋友猜测,美军即便知道这些战士已经冻死,也有可能对着遗体泄愤。
由此可见,无论是“敬礼说”还是“补枪说”,都没有非常明确的事实依据。对于《长津湖》这样一部近年来少有的国产战争片佳作,还是多从爱国和艺术的角度去观看。至于对具体历史细节的考证,作者建议朋友们从可靠的文献或纪录片当中去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