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简笔画(袁隆平种水稻简笔画)

水稻简笔画?最近有很多兄弟对这个问题充满疑问。还有一部分人想搞清楚袁隆平种水稻简笔画。对此,鑫滤环保准备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绘丰收 画节约”艾瑞卡儿童画国际巡展在“长征大队精神”的发源地双桥村开幕式现场 摄影:孔繁纲

中国日报网10月2日电(记者陆中秋)10月1日,在稻谷飘香、朝气蓬勃的杭州临平新区,在“长征大队精神”的发源地双桥村,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与中国儿童画国际巡展组委会、中国晚报摄影学会共同举办的“世界那么大 美丽我的家”2021“绘丰收 画节约”艾瑞卡儿童画国际巡展,继北京宋庆龄故居首次展出之后,来到杭州“爷爷的水稻田”临平基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巡展。

孩子和家长参观展览 摄影:杜墨浩

本次巡展,除了展出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意大利、德国、哈萨克斯坦、多米尼加9个国家的100幅优秀绘画作品以外,还结合临平特色,发动全区中小学生围绕“爷爷的水稻田”主题进行了创作,共收到1393件作品,从中评选出160件优秀作品参加展出。

嘉宾为小画家代表颁发获奖证书 摄影:孔繁纲

杭州师范大学校党委委员、双桥村杰出乡贤沈忠华;杭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姚爱华;临平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沈威、画展联合发起人菲尔普斯、中国作物学会特用作物专业委员会会长曾松亭、画展组委会负责人孔祥嘉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嘉宾为指导老师颁发荣誉证书 摄影:杜墨浩

开幕式上孩子们演出的朗诵《节约小小一粒粮》、舞蹈《我们的水稻》都展示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双胞胎姐妹童恬、童静演唱的歌曲《稻子熟了》,歌词是袁隆平爷爷写给母亲的一封信,这对能歌善舞的双胞胎姐妹,喜欢家乡的稻子,也崇拜袁隆平爷爷。那一年她们同时考上了袁隆平爷爷的母校,但学校只能录取一个人,袁爷爷知道后,推荐姐妹俩一起就读母校。如今她们如愿成为了人民教师。今天,姐妹俩用这首《稻子熟了》表达对袁爷爷的怀念。

曾松亭博士在“爷爷的稻田”为同学们普及水稻知识 摄影:孔繁纲

孩子们共同发出誓言:我志愿一生去守护水稻,做一粒好的种子,茁壮成长,健康发展,成为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的金色的谷粒……曾松亭在讲话中提到:“爷爷的水稻田”是袁隆平院士生前的嘱托和期望。他多次寄语青少年,人生是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希望孩子们能走进水稻田,亲身体验,认真感受水稻的生长过程,感悟粒粒皆辛苦的源头,感念水稻生命的顽强,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图片6、嘉宾和部分参加开幕式的孩子们合影留念 摄影:杜墨浩

据悉,“爷爷的水稻田”科普体验与文学艺术公益项目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倡导并题名,由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和中国作物学会特用作物专业委员会主办,通过开展以“水稻”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培养青少年从小养成“爱科学、爱劳动、爱粮食”的优秀品质,目前已经在多个地区建立了基地。

此次活动举办地双桥村的前身是“长征大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双桥村“长征大队”通过“八字诀”实现亩产1600斤,通过科技种粮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建立了一支专门搞农业研究的队伍,成立了全县第一个大队里的农科队。目前,双桥村“爷爷的水稻田”成为杭州第一家“功能水稻试验示范”点。

运河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借此活动唤醒孩子们心中的潜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搭建孩子与世界交流的平台,通过绘画了解粮食的重要性,明白节约的真谛,争当美的传播者,美德的践行者,新时代的接班人。

(摄影 孔繁纲 杜墨浩,图片作者授权同意中国日报网使用)

本文地址: https://www.shxinlvhb.com/n/1088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联系我们

    938401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baban38@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